筆記: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:「社會議題」如何創業?

Willy Lan
18 min readJun 3, 2017

筆記者:藍偉任
提醒:20170601創咖啡演講筆記,做筆記者可能有些遺漏或是偏誤,在敘述上可能會不全面。
會建議觀看者也能多參與人生百味舉辦的活動,或是追蹤他們的粉絲專頁,來做更深的互動與對貧窮議題的了解。

人生百味」在做什麼?

「 從街頭出發,關注無家者與街賣文化的團體。
我們不改變人,而是改變街頭的風景,使街頭成為明亮友善的地方,人們願意放慢腳步,注意與關心周遭的人事物。透過輕鬆簡單的互動,建立起連結,形成更緊密的社會保護網。 」擷取自人生百味粉專

這是百味第一次公開分享這兩年來營運的過程

  • 問題都不好解決了,為什麼在解同樣問題的大家要留一手
  • 赤燭最後把返校的開發流程公開出來

分享的視角:會從俯視、第一人稱兩種

背景與限制

  • 公務員家庭 //家裡沒有急迫的經濟需求,兄長也很靠譜,所以不太有後顧之憂
  • 台中一中 //高中到碩班在前段學校,使得有得到比較多資源
  • 交大電信
  • 台大商管 //大學唸理工、碩班商管的這兩階段訓練,使得自己邏輯比較好,但對人文、藝術的感知是比較弱
  • 公平貿易協會//開始去看貧窮系統性的成因
  •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當社工 : 幫忙住民打官司

從0到1的技術與經驗

創業過程參加很多創業比賽,很多人建議我們應該這樣,應該那樣。
很多人說我們這樣沒辦法賺錢、規模成長不夠快、要怎麼快速複製。
投很多創業比賽都過不了

上面那些想法沒有錯,但那是一個意識形態下的想法。
但從來沒有解釋,為什麼要大,為什麼要快速成長,為什麼要建立競爭們檻 ?
人生百味並非一個穩定的組織,希望這是一個技術與經驗的open source

這個分享討論的重點

  • 初期模式建立與調整
  • 社會資本累積
  • 社會資本轉換經濟資本 //兩者都需要,社會希望你留下來就會留下來~
    社會資本:比較多人講是人脈,還有名聲、議題上的話語權

大型非營利組織每年都會舉辦一些尾牙活動,籌辦一次可能需要一千萬元。 不過可以因此有數倍的捐款來解決更多問題。
非營利組織可能也會去競爭被解決問題的受眾!

人生百味:以解決貧窮問題為目的的公司,任何跟貧窮有關的議題,百味都會興趣去解決。

由五位股東出資,一個人出10幾萬。目前有3位正職,9位兼職。
正職:兩萬五
兼職:四千
一個月的支出包含房租大概15、16萬

從比較熟悉的開始,一開始思考貧窮的解決方案從無家者、街賣者開始。

百味目前主要有運行以下兩個計劃

1.石頭湯計畫:共煮共食 //計畫的粉專傳送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.you.a.soup/

共煮共食/議題講座/遊戲引導/街頭對話/引導反思
2年有50場,每場約20~30人 ,年營收:150萬
參與單位:國際非營利組織、Jp morgan(企業來參加當志工) 、綠色和平、大學高中社團、Nielson

跟這些企業合作,企業的志工來參與活動收費。

參與者收穫:更知道以後能怎麼跟無家者開始建立連結、聊天,或是反思曾以為理所當然的“家”、人生、工作的意義。
我們大多數人在過去都沒有失去過家、失去我們的工作。我們都沒有進入那種非常貧困的狀態。所以我們就會覺得人生的順遂理所當然,也因此失去對這些事情的「意義感」。

//貧窮文化在社會屬於邊緣文化常被視為問題,我們會想嘗試消滅他們、排擠他們。這樣反而變真正的弱勢。

2. 人生柑仔店 :重新詮釋街賣//計劃的介紹網站:http://doyouaflavor.tw

試著去強化、重新詮釋街賣者這個工作,開發新的商品給街賣者,讓他們有新的收入。
與10位階賣者合作,銷售產品,每月營收約2萬
跟名人合作開發新產品還有喜願小麥合作商品

  • 跟聶永真合作開發泡泡糖
  • 跟馬來膜合作香氛包

街賣是一種通路

台北街上大概有一兩百位在賣玉蘭花,其實他們的銷售非常驚人。
我們很常會忽略這樣的通路,或是覺得這是一個不正當的工作,但其實很多人需要這樣的工作。所以我們試著去強化這個工作在整個城市的對話性。

[人生百味這兩年的狀態改變]

從第一人稱視角來看百味走來,就像拿一把獵槍在地方走,這時候只有幾發子彈。

[ 肚子很餓,子彈有限,在一片黑暗中 ]
在2015年的2月,我們手邊有多少彈藥
->2 位全職
->50萬現金 //各個股東來的,不過大家都有個共識是錢丟進去就不會回來了XD

開發一個商品需要10萬左右,包含從囤貨、開發這東西、採買、人的時間、設計費用。現在只有50萬,就算只做一個計畫,都只有5次商品的開發機會。5次商品開發機會如果沒有成功就沒了。

一開始的計畫是想說收集剩食煮飯,那未來到底要怎麼發展?
每天煮嗎?從每個月煮一次變成每天?還是還有其他方向?
其實那時候根本沒有方向,就只能繼續做,然後還是每個月煮一次看他有什麼方向。

那時候也在想人生柑仔店要怎麼做



[ 兩年下來的現在:肚子微餓,有小火把 ]

人變多了,有三位全職、9位兼職
120萬現金存款 //可以撐8個月左右
兩個主要計劃,各自都有方案(基金會或是其他單位資金)支持,有兩年以上的資源支持



這兩年來兩個計劃在不同時期的轉變

覺得很多社會性的創業是從比較不成熟的行動開始。
石頭湯開始也是沒有想太多,是大家覺得有意義而開始去做。

而做一做會開始問問題
做這件事有什麼價值、意義?真的有幫助到街上的人嗎?真的有消除這些剩食嗎?

[石頭湯計畫]

@遊牧民族 :沒有一個固定的基地,到處亂跑,一個月跑一次。哪裡有廚房就去哪裡煮,公司就帶著大包小包去那。
那時候給自己活動的定義是食物重新分配

在這過程中,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提供這些食物真的有幫助到他們嗎?

在發食物的時候發現其實他們都吃飽了,他們都吃飽了我們來這幹嘛。
慢慢才了解那邊有很多供餐單位一天供應兩次,反而我們這樣一個月供一次根本無濟於事,我們像是出來玩沙的。

不過我們做這件事有意外的獲得了媒體報導,也因此更覺得要認真做,稍微修改下看能不能在過程中提供無家者更深的幫助。
發現不需要食物,那需要什麼?

跟社工師聊了解,無家者其實缺的是社會連結(家人/朋友)。
一個人基本上不會因為沒有錢、工作、食物就進入流浪,會先進入跟爸媽要錢、住家裡,慢慢不能住被趕出來。然後跟朋友借錢、借住。連朋友那都不能住了,再被趕出來。經過很多層才會回到街頭的狀態。

可以看到一件事是跟社會連結斷裂的非常徹底,而且很難重新被連結下去。 一個人即使要回到社會,但也會礙於社會對於無家者的污民化。
無家者要回到社會的路徑其實非常困難,像是不太好找工作、要租屋,可能房東就會拒絕。

意識到這件事後,修改我們的做法去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。
我們就把這個計畫從服務給無家者轉變成服務給社會大眾,讓大家對無家者有個認識。


@後大稻埕時期:
剩食來自社會的斷裂,高度的分工,大家也不會煮菜,仰賴標籤、有效期限。但在農村沒有剩食~
剩食產生了去了哪裡、變成廚餘又去了哪裡、現在的問題到底是什麼。
所以更深地去瞭解問題,覺得是讓大家重新掌握食物、開廚藝班。

@萬華時期:但做一做剩食發現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的方向,可以看到大家做起來沒精神,大家心中還是比較在意「人」的議題。
所以又修正回到貧窮問題。

[人生柑仔店]


街頭通路的潛力
像大誌雜誌的銷售量是台灣前幾名。一般雜誌賣到5成就很了不起。
大誌的銷售率透過銷售員可以賣到遠高於五成,但擺在誠品反而不如販售員的銷售。

而之前跟口香糖廠商聊天,才知道他們有1/4 ~1/5 的銷售是透過其他通路,像是街賣者賣到海產店、夜市、菜市場去的。
口香糖廠商本身無法觸及的,透過他們經銷商去達到。
這是一個很有社會意義的事情,假如我是口香糖廠商一定會好好處理這塊還有跟街賣者之間的關係。
從這個角度出發,想我們要開發什麼新的產品給街賣者賣。

@大稻埕時期:田野調查
剛開始要賣自然農法的果乾(一包一百塊)時,街賣者並不覺得這些賣得掉。
那時只有兩位街賣者願意賣,覺得年輕人這麼用心做出來了要鼓勵下,所以來幫忙賣掉。

也因此發現不了解街賣者,原本以為他們需要,但做出來他們說不要賣,這有很多矛盾。
於是開始慢下來,百味開始先做田野調查,訪談街賣者。

從訪談發現賣這個工作有彈性、機動性,適合很多弱勢者來賣,像有人洗腎、身障者可能沒辦法待太久。
會發現他不是只有一種族群去賣,有很多樣態在其中。

了解街賣者到底需要什麼,他們的生活樣態是什麼樣子。

而街賣對於他們也有其他不同的意義

舉一個例子:像跟一些精障者的醫生聊,有些其實沒有經濟壓力。
但假如一直在家,家中親友的壓力引起的衝突,可能促成精障者病情更糟,也使得家中關係更不好、疏遠。

  • 紓緩跟家庭的關係、金錢的關係:拉開距離,減緩彼此之間的壓力
  • 工作本身對於社會有貢獻感,覺得社會需要自己

認識街賣集團

像夜市托藍色車子有人賣抹布,他們怎麼都賣一樣的東西?是不是背後有什麼組織?透過什麼交流?
有天跟個街賣阿姨聊天,阿姨很熱情地炫耀他東西賣得很好。
3個小時可以賣100包,一包大概可以賺50塊,這樣可以賺5000塊。
她說她做了10、20年街賣,沒有看過比他強了人。她講她下面的人就沒有她那樣會賣。
下面的人? 阿姨說他是個老闆,下面還有人在賣。

於是就去拜訪集團,拜訪前覺得很害怕以前的想像事以為集團會用什麼東西(酒精、毒品)控制街賣者

但去了後發現不一樣,跟阿姨是坐在像家裡的客廳桌子旁聊天,街賣者很自然的進來補貨。
而旁邊就坐了20~30歲身障者可以在集團的住處待了兩三天不出門,阿姨也會鼓勵他要出門。

會發現它的存在有道理,一群人其實需要一起生活比較容易生存。
過去城市的交通其實對身障者很不友善,所以他們需要一起開車、一起提貨、一起住。因為在城市不一定能找到身障者住的地方。
所以他們要獨立生活其實需要群聚,在這地方集團自然而然的產生。
阿姨說控制的話以前有像自殘、打到殘廢,但現在資訊比較透明也很少發生這種事,只是社會大眾還是有偏見。

@後大稻埕時期:議題倡議
從這其中發現了個需要,就是集團的老闆需要洗白。他們很正常的提供商品給人脈,而且一個月讓身障者的收入有一、兩萬塊,這個組織不靠政府,還能持續30年,根本就是社會企業。
自我營運很好,只是形象不太好。

集團目前洗白方式:登記協會或是非營利組織,然後把協會證、身障者證明掛出來。只是這樣子一般人也不會看

百味也在其中發現著力的新方向,發現他們其實不需要新的商品。
開始去發展一些議題商品,跟設計師合作時會講這樣的情況。
這些商品沒有什麼利潤,但能透過這樣開啟話題,讓大家了解街賣這樣的工作。

@萬華時期:建構商業模式
覺得比較有能量去開發一系列商品、銷售解決方案(設備什麼的)

推薦閱讀
1. 街賣者集團背後都有黑道控制?他的貼身觀察,揭露玉蘭花的真相
https://buzzorange.com/2016/01/11/selling-flowers-story/


2.街賣者:我們想跟消費者團結起來,創造一個街賣的新世界
http://doyouaflavor.blogspot.com/2015/12/blog-post.html

3. 人生百味的街賣者研究報告
目錄:http://doyouaflavor.blogspot.com/search/label/研究報告

[基礎模型的變革]

認為所有事情的創新都是從基礎理論做變革。

社會創新的基礎理論:哲學、文學、社會學
去碰這些東西才有辦法做變革

  • 哲學思考與反身性,是創新的核心
    //前面提到各階段的反思,百味因此做的各個調整。
    像是能涵蓋的更多,像是街買者站起來後,可能會去批判其他街賣者沒自立。這需要個觀念轉換
  • 如果沒有上面的東西,那就要靠藝術家
  • 團隊需要不斷的討論,不斷的累積共識
    //聽很多創業朋友說創業家很孤獨,很多的資訊都在老闆身上。
    團隊沒有共識、共享知識體系,所以很多決策都壓在老闆身上,所以老闆覺得孤單。
    但假如能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有相似量的資訊、知識體系,就能比較好去討論出大家都能支持的方案。而且團隊不會覺得這是老闆自己決定的。覺得這是社會組織在做調整時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  • 這樣真的有幫到無家者嗎?我們真的有想做剩食議題嗎?
    這些問題對於組織,都是非常尖銳的。
    一個組織容許大家去討論這麼核心的事情嗎?
    覺得社會組織有它的彈性可以討論這些,因為產業就建構在反思之上。

[社會資本的累積]

一開始沒有意識到在累積社會資本

讀書會
阿德覺得受益良多的是讀書會,有組過兩次最後都長成一個組織。ex: 南機拌飯慕哲人社
讀書會中印象很深的兩本書:山崎亮的社區設計真實的烏托邦

南機拌飯
讀書會成員後來想實踐社區營造,承包了舊市場改變的案子

「南機拌飯。位於南機場公寓二期的市場舊址,是一個社區共享經濟的實驗基地,位在台北市萬華區南機場老公寓的地下室,現由「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」主要經營,並聯合其他單位共駐共創。有些人會問:「南機拌飯,那是有在煮飯嗎?」「社區廚房計劃」是南機拌飯持續近一年的計劃,且是為人熟悉的特色項目;共駐單位 — — 人生百味社企,也有經常使用廚房的需求,於是大家群策群力開啟一連串「剩食分享」與「共煮共餐」的各種嘗試,所以,南機拌飯其實是有在煮飯的。這裡是一個很年輕的新組織,正在逐步和這個社區建構更多的連結。」擷取自https://philoship.blogspot.com/2017/05/4_11.html

推薦閱讀:
1. 家島成為所有人的家:《社區設計》案例介紹
http://www.hisp.ntu.edu.tw/news/epapers/29/articles/91
2.另一個更好的世界是可能的?論《真實烏托邦》一書
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82500

慕哲人社:像是一個社會運動者的學校

助人工作者在解決問題時.可能都遇過相似的情形。
像是助人工作者可能都遇過個性不好的需要救助。
有沒有遇過脾氣很差、想敲詐雇主的勞工,到底要不要幫助他

串聯活動

一個組織不可能承包很多案子。
承接一個案子,然後大家一起分著做

了解組織的需要,要做合作時更知道彼此要怎麼連結。
假如不了解的組織pass一個剩食議題來,但可能不是本身的需求,會不知道該怎麼拒絕。


一個資深作家來找芒草心合作,想做人權尾牙。
第一年很順利辦完,但第二年作家想擴大芒草心吃不下。
所以開始拉了其他人一起來做,而阿德也發現在舉辦過程也結交了藝文界人士。

田野工作

田野工作是阿德認為所有社會組織最需要的東西,但也是大家比較會忽略的。 因為田野工作像是科技公司的R&D,行銷素材也是從其中得來。
一般公司做的就是消費者研究,而社會組織是對自己服務的人做研究。

街賣在東南亞國家被視為落後的象徵,應該被消除
但在歐美卻是一個草根的象徵,可以作為自立的一個管道。
而台灣目前處在東南亞國家的狀態


社會組織、非營利組織最長競爭的就是話語權(誰說的算)
在做的一個議題時,會去爭論誰的服務方式對街友最重要。
但假如沒有這樣的爭吵、對話,只會覺得自己最棒。
有了對話,發現彼此可以做連結

[累積社會資本的心得]

1.比起快快的長大,我更喜歡慢慢的倒
宜蘭深溝的慢島直賣所:慢慢倒、慢下來生活
//百味不會去包無關的政府案子

延伸閱讀:
慢倒直賣所介紹:http://www.seinsights.asia/article/3290/3268/4348
小,我是故意的: https://www.taaze.tw/sing.html?pid=11100036328

2.創造價值,慢慢就會有資源(人、錢)進來
(價值的定義:真實的解決到他人的困境)
//一開始做一個計畫,並不會想那會怎麼獲利 。很多非營利組織都是從這樣開始的!

價值有了,自然會有資源進來。
像我們即使有接政府的案子,但還是會有人很直接地打電話進來說要捐錢(即使不太了解實際在做什麼),只是因為他們有感受到。

3.人不是工具,是最重要的資產。
很多經營非營利組織的創辦人基本上都是謀略家,會去計算每一個旗子的產出,但他們做了一陣子會反思。
想到人不是工具~

4.社會資本的分享不會降低。
像是四方報結束,但團隊仍然在,後來成立移人。
不要把邊界看這麼清楚,組織的人出去後可能會帶來很不一樣的效果。

國泰世華的剩食冰箱案子直接來找百味(因為),但因為業務方向已經調整,所以就沒有接。 但百味後來把這分享給有著力在這議題的組織。

[社會資本轉換經濟資本心得]

愈接觸愈多人,就會知道需要瞭解他人的需求。
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說他為什麼成功,是因為他幫助別人賺錢。
像老寮隔壁的國小樹倒掉,即使跟老聊主要業務無關,老寮還是去幫忙搬走。

社會大眾

假如很倚賴社會大眾,會需要去回應社會大眾比較淺的議題。因為不是大多數人的想像都很深入, 像我也對很多議題都不了解。當今天都是在做社會大眾的事,那可能做的都不是跟核心相關的,只能偶爾為之。


有些組織喜歡捐固定器材,然後在上面提名字。
大組織因為都傾向跟大眾募款, 但文案不能做太好,或是必須迎合大眾的想像。只是這可能促成社會想像更強化

[社會資本轉換經濟資本心得]

  1. 不同的對象,有不同的對話方式
  2. 萬變不離其宗,解決別人的問題
  3. 貨幣是一層面紗

不要忘記取得經濟資本的目的
有時候甚至不需要經濟資本

深溝的書店改裝老屋, 沒有透過貨幣,直接交換去改造。

[從本質上的創新創業]

如果摩擦力不存在,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。
本體論->知識論->方法論

  • 反思競爭文化下的合作文化 //把競爭文化的抽換,不想做競爭的壁壘(那該怎麼辦,百味也在摸索)
  • 建立在多元性的上的平等文化
  • 建立在同理心上的對話文化 //不會把競爭者或是議題反對方視為敵人,不會預設要排除誰,會試圖想去對話
  • 建立在對萬物敬畏的謙遜的文化 // 賴青松:當我把腳踩進田裡,我就能感受到天地神明在我背後

在做社會組織時不只是理性(雖然上面的分享很理性),還有感性跟些神聖體驗。

[Q&A]

1.
貧窮是問題還是文化,他不是這麼絕對,會是同時並存。
有人在底層生活舒適,但也有人想從中出來。
自尊感匱乏,其實是整個社會的排擠。

2.
社會工作者burn out 來源:同儕(台大)比較、去吃牛排也會被留你是一個偽善的人、過年回家被詢問這樣的薪水沒辦法結婚
像創世基金會的社工很多直接去面對個案,還會面對死亡(幫忙收屍)

社會組織大多是年輕人,但當有一天家中需要幫助,年輕人可能就會離開,所已能留下的資深者不多。

3.
覺得只講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部分,本身不會解決問題。
新的東西是社會企業要對於資本主義有反思,而不是單純拉一個商業模式進來,那可能反而會加劇問題。

4.
唯一比較成功的一次是跟馬來膜合作(剛出來賣很快賣完,但熱潮過後就一天一兩個,人生百味也還在想要怎麼解決)
量化上:在熱潮過後一天賣
質化上:街賣者覺得賣那些東西比較有面子

未來的開發方向:低價($100)的禮品 (筆、乾燥花、香氛片、衛生紙)

5.
街賣者目前在街頭不合法,會被警察取締。
阿德覺得有兩個方向可以走

  • 街賣者可不可協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(服務)
  • 街賣者能不能幫忙輸出城市的文化

假如有辦法累積正當性,那有天會合法的。

6.Q:人生百味有沒有想改善大家的生活品質(目前的薪資)?
A:百味一定會想改善

一些國際非營利組織的CEO一個月10幾萬, 要改變這件事一定要改變捐款者的認知,了解這些社會陪伴者的價值。
貧窮從一個個體問題,變成一個系統的問題,也在上面有一個產業。
只是大家還停留在以前做愛心的想法,需要去轉換。
要投資的不只是硬體(蓋療養院、捐食品),而是投資在陪伴者身上,因為他們才是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。

7.
起頭是覺得小型的社會行動然後去試,平常兼職去做。
但後來覺得需要更多時間下去投入,累積到一定的資源,就覺得能繼續行動。

8.
社會經濟是對資本主義的反思,會更強調“交換”

9.
Q : 行銷時需要概念化,會把一些結構問題省掉,百味會怎麼去取捨?

這時又會有人去質疑,這時百味會怎麼做對話?


A:需要有對話文化,不要把對方想成弱智。
行銷概念化,因為需要進入對方了解東西(經驗領域)的領域,一定會

行銷x反思後的價值=真正的價值
可以概念化但又不要那麼概念化,一步步的提升。
我們都站在前人累積的基礎上,看到各自自己的位置,然後怎麼能互相協力。


10.
創業為了解決問題,盈利只是想要營運下去。

--

--